bst365最新正规买球

国际设计大赛是中国产品走向世界的通道
2024-07-25 142

国际设计大赛是中国产品走向世界的通道

作者: 《设计》杂志 来源: 《设计》杂志 

 

 

 

何人可,湖南大学设计艺术学院原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198412月湖南大学建筑系毕业,东南大学建筑学硕士。2014年评为中组部第一批“万人计划”领军人才,国家级教学名师。教育部高等教育工业设计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主任委员。2018年获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面向国家战略的数字化与全球化设计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排名第一)。红星奖、DIA奖、红点奖、IF奖、GMARK奖等评委。

《设计》:国内设计大奖赛的现状是怎样的?

何人可:国内有设计奖很多,但绝大多数都是工业设计奖。工业和信息化部还主办了国家级工业设计大奖,这说明从企业到政府,乃至全社会都十分关注工业设计,对行业的发展是非常有意义的。几乎所有的设计之都都需要要有一个相应的设计奖项及设计周活动来做支撑,像北京的红星奖,深圳的环球设计大奖。杭州也有中国设计智造大奖。因此,设计奖首先是很有意义的,说明全社会对工业设计这个行业的充分关注。

奖项有不同的类型,一类是政府奖项,从中央到地方都有,通过政府引导,把工业设计作为一个创新的抓手,去推进地区设计创新的发展。特别是经济发达地区,奖金可能高达百万。2020年西藏自治区也举办了首届工业设计大赛,这是设计意识的觉醒。大赛由西藏自治区经济和信息化厅主办,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中心承办,初步计划今后每两年举办一届。西藏具有独特的传统文化,同时又是世界知名的旅游目的地,工业设计能够将单件制作的传统手工业升级为批量化生产的现代工业产品。

第二类是一类大赛是由企业来主办,比如海尔设计大赛。企业做大赛的目标就是通过大赛来推进其品牌的美誉度和在年轻一代设计师中的知名度,是一种品牌推广活动。

第三类大赛是纯粹学术性的,像教育部高学校工业设计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每两年做一次纯学术性的、全国性的工业设计大赛,是完全公益性、学术性的。

国内设计大赛多并不是坏事,大赛之间也存在竞争关系,大家都想做得更好。

《设计》:综观国内外设计赛事,您认为中国设计大赛还可以有哪些方面的发展和突破?

何人可:国内设计大奖各有特色。工程院的好设计奖的评委都是院士一级的,他们给工业设计一个动人的名字,叫创新设计。因为是工程院指导的奖项,特别注重有关工程方面的产品设计,所以评出来很多诸如盾构机、大飞机、动车组、大型机床等有比较高的技术含量和巨大投入的这一类的产品。

行业类的大赛在国内是主流,比如文具大赛、袜业大赛、椅子大赛、陶瓷大赛等。另外还有一类综合性,但是又体现这个时代的优势和特色的,体现它的先进性、学术性。比如说DIA就很明确,叫智造大奖,所以每次评出来的产品都非常强调在数字化、智能化方面的优势。比如2020年的两个大奖件,一个是索尼的智能玩具,一个是阿里巴巴的数字孪生,都体现了智能核心。

今天的智能可能更多地体现在数字技术方面。这次全球性的疫情,在很大程度上推进了世界进一步走向数字化、智能化,所以也需要以智能为导向的设计去引领未来的发展。红星奖在中国已经做出了品牌,大家公认它在工业设计方面已经有很大的影响力,因为它是北京科委主办的,所以在设计促进科技的成果转化,把先进技术通过设计市场化方面应该是红星奖的特色和优势。需要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把红星奖塑造成真正具有科技硬核的设计奖项。但红星奖的科技硬核和工程院好设计的国之重器又应该不完全一样。希望能把新的材料、新的工艺、新的技术和老百姓,也就是用户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结合起来,和人的生活有更紧密的结合。

这么一来,各个大赛就有一个自己标志性的身份,这是很有意思的事。通过这些年不断地总结、竞争和比较,各个奖项都会磨练出具有自己特点和竞争性的形象。

设计大赛需要一个很好的定位,比如说智造大奖它就是一个很明确定位,在其他的综合性大奖里面也可以分出不同的类别。国际性的大奖的类别是分的相当细的,多达几十项,而且奖项本身也在不断发展。比如说G-Mark,前面几十年家电、汽车非常的多,近几年可以看到逐渐地新增了社会创新、可持续生活方式等类别。这和日本社会的演进有很重要的关系。可以看到,日本年轻人不买汽车了。东京的很多年轻人觉得买汽车是不环保,不是一件时髦的事情。日本老年化非常严重,社会创新就成了设计所关注的一个主题。在这个方面,我们真得要向日本的设计界学习,他们在适老设计,有关养老的设施,养老的服务,还有整个国家的社保体系方面,都是做得非常完整,非常详尽。我们国家现在已经进入了老年化的社会,未富先老。在亚洲地区,我觉得日本在设计服务于社会方面做得很好。另外,日本除了高端家电,一般的中低端家电品牌几乎都卖给中国了,像夏普、三洋等。日本的设计更多是关注人,关注社会的发展。所以G-Mark的主流也在适应社会的发展趋势。

我们的很多的设计可能还没有关注到社会的变化对于设计需求的指导作用。比如我们很少有专门的养老设计、通用设计的竞赛,在综合性大赛中,这种课题相对也比较少。

另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方向,就是联合国的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这在国际上受到高度重视,很多奖项都针对这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制定了一些标准。这是人类发展的方向。

 

《设计》:从设计教育的角度,您认为设计大赛及奖项对中国的设计教育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何人可:竞赛和学校教学更加有机地结合起来的话,其实是非常好的平台和手段。比如iF每年举办两次的设计新秀奖,就是针对学生的,其他还有很多规模小一些的针对学生的竞赛,此外还有企业或学校主办的针对性更强一些的竞赛。以湖南大学设计艺术学院为例,我们不少的本科高年级和研究生的题目都在某一程度上是和企业的设计或研究密切结合的,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在教学的过程中能够和企业真正的需求联系起来,同时了解真实的设计的流程和环境。在国际上,无论是麻省理工还是帝国理工,他们都和企业有着极其密切的联系。我们所处的阶段,绝大多数学校还不是纯粹的研究型的学校,类似工业设计这种实践性的专业,应该和企业界有紧密的合作。这并不是说我们直接作出一个产品就上市,而是通过更加有探索性,更加前沿性的课题,培养下一代的设计师。

近年来我们和华为有比较多的合作项目,很少是终端产品的设计,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的研究:一是国际专利。华为一直是国际专利全球第一,这形成了其国际竞争力。这些专利往往是针对未来的,未来是不是真正能用到产品上倒不一定,但它会形成一个专利墙,或者形成一个专利交换机制,这是国际通行做法。

二是行业标准。湖南大学设计艺术学院和华为无线媒体实验室共同研发并完成的新一代无线网络与视频用户体验质量标准在华为无线用户大会上正式向全球发布。20201019日,湖南大学设计艺术学院、汽车车身先进设计制造国家重点实验室、华为2012实验室UCD中心联合发布《汽车用户体验2020设计趋势报告》。该报告是国内学术与工业界在汽车领域正式发布的第一份用户体验趋势报告。

三是三维人体数据库。可穿戴设备设计对于人机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先前的人机学也叫作human factors,主要是人体二维尺寸,现在需要高精度的三维人体数字模型,以及相关皮肤、脂肪、肌肉、骨骼数据。可穿戴设备一带可能就是24小时,对于人机关系有更高的要求。

去年以来,在和企业交流中经常谈到了一个很重要的概念——设计生态,就是在今天的数字化的条件下,硬件、软件、服务(内容)这三者无缝连接成为一个整体,成为今天设计竞争力最核心的东西。企业要么建自己的生态,要么成为别人生态的一个组成部分。全世界设计生态做得最好的就是苹果。2020年度红点至尊大奖苹果有四件,它成了硬件的行业标准。但是,苹果最核心的东西是iOSAPP。全世界所有的手机离开了APP就是一块砖,每一个APP后面就是服务,是内容。有了Apple Music,大家就很少用其他的音乐软件了,它把全世界的音乐都囊括进去,古今中外的音乐全部在里面了,而且你只要买一个账号,家里面6个人都可以同时享用。

此次中国受到美国制裁,显示出我们的生态不健全,硬件、软件、内容都有短板。华为要创造华为数字世界,把5个不同尺寸的屏幕和华为云等硬件融合成一个生态,是很大的一个挑战。小米为什么9年就做成世界500强?它有一个非常好的生态,硬件、软件、服务都在里面。

《设计》:西方设计发展早且相对成熟,但东西方价值观的差异始终存在,中国设计是否已经确立了自己的评价体系?

何人可:这个问题很关键。其实西方不太讲究大赛的评审体系,讲究的是100%信任评审专家个人的专业判断。它不会给你一个非常详细的导则,但是你知道这个奖项基本的调性和标准是什么。所以有的奖会让你去做10年、20年的评委,在这个领域里一直做下去,他不要你去打分,而我们现在是非常讲究打分的。比如分成10个项目,每个项目的权重比例是多少等,打分后由后台统计出来。那些国际奖项反而不需要十几二十个的评委去详细打分。每一个奖项的评审都有几十年形成的传统,或者说叫做文化。国内每个奖项的评价体系都不尽相同,比如说DIA就是一个金字塔体系。

 

《设计》:您如何评价今年早些时候业界对设计奖项经营模式及含金量的争议?

何人可:我觉得这个是很正常的,在中国目前的发展阶段,还是政府扶持的阶段,几个大奖都是政府出了很多经费在支持。当行业发展到了一定的成熟度,市场化是一条必经之路,哪怕就是像G-Mark这种有几十年政府背景的大奖,现在也在寻求转型,更好地经营这个奖项,让它永续地发展。很多政府的奖可能因为换了一个领导就没有了。奖项要永续地发展,它必然要有一种合适的商业机制。从世界杯、格莱美、奥斯卡到诺贝尔、普利兹克,都是商业成功的结果。没有诺贝尔基金的成功运作,怎么可能使奖金保值增值,让其发展了百年。

国际上的设计奖项几乎都是商业性的,像G-MarkiF、红点、IDEA等,但是它们并不是从一开始就是商业性的,多为由政府支持的协会主办的,这是一个培育的过程。G-Mark21世纪初才法人化,但现在依然能看到政府支持的影子在里面,因为G-Mark的历任负责人很多都是日本退休的官僚,或者大企业设计部门的负责人。

商业是最大的公益。任何公益如果没有商业的支持,都是不可持续的。为什么国际奖项一开始都是由行业协会发起的?因为任何一个专业都必须通过行业协会的奖项来提高自己行业的社会地位。比如音乐界有格莱美,电影界有奥斯卡,都是商业化的。体育界亦是如此。

为什么要做竞赛?因为每一个职业或者行业都希望有自己标志性的奖项来确立这个行业在社会上的地位。我们可以看到,几乎所有的行业都有自己的竞赛,设计行业要建立起在社会生态里的地位,就必须做出有影响力的奖项来确立行业的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中国有不少公益性的奖项,但是直到今天还没有建立起真正商业运营比较成功的奖项。我们还是在发展的初步积累经验阶段,即使是最优秀的奖项也没有超过20年,和国际上的奖项相比,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要做到真正的可持续,一定要建立起竞赛的品牌,建立起它的公信度、含金量。国际上各种各样的竞赛,现在得到公认的这几个品牌都是经过大浪淘沙的考验。我们目前在经历积累经验,创造价值,积累公信度和美誉度的过程。根据历史发展趋势,未来肯定要走商业化这条路。

这么去理解的话,我们对于这些奖项就更能够去包容它们。去年参加红点的中国的产品已经达到全球参赛作品的40%,今年可能还会更多一点。因为疫情防控期间很多企业更加关注这一点。

 

 

《设计》:中国企业为什么热衷于参加国际设计奖评选?

何人可:企业参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大赛,首先是想通过这种大赛获奖为其背书,让它能够在其目标市场里有一定的认可和知名度。国内参加国际四大设计奖的公司最早是海尔,每年送展都有几十项,其他还有华为、小米、美的、格力。对中国企业来说,参加国际设计大赛,是中国产品走向世界的通道。

中国最早走向世界的品牌是LENOVO,它合并了IBMPC部门,早在2006年拿了红点的年度最佳团队奖。到了2020年,LENOVOPC领域仍旧是世界第一品牌。白电领域的海尔,十年前就是世界第一,做成了世界级品牌。小米这几年迅速成功,它的创始人中有两位就有工业设计背景。

汽车行业是最积极参加国际设计奖的。比如说红点,每年都有70台全世界顶级的汽车,包括奔驰、宝马、奥迪参加红点竞赛。

通过国际大赛渠道让我们的品牌走向世界,得到设计界的认可,我觉得这是可以理解的。小米现在50%以上的产品是投放国际市场,华为的国际市场占有率也非常高。小米的雷总每年还要在微信公众号上总结一下这一年拿了多少设计奖。

成功如苹果、三星、奔驰、宝马,为什么还每年都参加设计评奖?对他们来说,如果设计大奖的年鉴上看不到这几个品牌,可能就会被人家合理怀疑,是不是走下坡路了?

《设计》:中国设计师现在在国内的生存状态和地位如何?如何培养优秀的设计师?

何人可:现在国际设计界有很重要的变化,独立的设计和独立的设计公司已经是过去式。以前欧洲都是明星设计师,现在是明星企业家,他们是设计师,更是企业家,戴森就是很好的一个例子。全世界几乎所有知名设计公司都被收购了,要么就是成为企业的一部分,要么就是成为咨询公司的一部分。究其原因,就是设计越来越成为整体解决方案的一个内容,也就是企业生态的一个组成部分。所以现在的学生必须适合于设计生态的未来发展趋势。我们的教育就是要包括硬件、软件、服务、内容,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或者说是一个场景化的教育,而不是集中在一个产品,或一个APP的设计。教育更要强调这种综合性的跨学科的联系。我们现在新的教学方案从2020年版本就完全革命了。拿了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后,就说明这个东西已经成熟了,就是过去式了,就要革自己的命,这是我们教学改革的内在动力。

变化才是永恒的,设计更是如此,特别是这次疫情之后,我这个学期的课程作业就是“后疫情时代特定场景下面的设计解决方案”,大概有三十几个选题,像远程协同办公,远程设计评价,远程教育,远程医疗等。未来的发展是不可想象的,设计师的潜力极其巨大。

《设计》:请您给青年设计师、设计学子一些建议。

何人可:我们这一代人都是从工业时代移民到这个数字时代,在各个方面都远远不如年轻人,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我们在十几年前就提出一个完全新的教学理念,叫做学生创造课程的内容。同学自主选题,自主研究,用最新的方式展现出来,然后老师同学大家来评价,最后呈现出设计成果。在这个过程当中,学习的心态非常重要。今天互联网的时代有太多新的东西不断涌现,这就是需要设计师抱着非常谦逊的姿态去学习新的知识,尊重别的职业、行业。我越来越感觉跨界太重要,一个人的知识的能力都是非常有限,特别是在今天数字化的时代,要多向其他行业背景的专家学习交流。现在的教育体系还是比较僵硬,实现这一点的难度较大,但还是有一定的空间。

教学上我们希望老师来自完全不同的领域。去年一年学院增加了十几个老师,各种背景都有,包括人工智能、边缘计算、航空航天等,有设计学博士学位的极少,跨界得越远越好。今天的时代不就是这个样子?总之,就是要有一个善于学习的心态。